行业资讯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与技术工具: 系统性梳理和政策性建议

来源: 时间:2019-03-21 18:52:08 浏览次数:

写在前面

本文综合采用调查、访谈、研讨会、文献复习等方法研究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及其国内外法规、标准、技术指南、防治规划和全球战略,旨在从职业卫生的专业角度,提出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政策性建议,期望从政策、立法、管理、技术、文化、协调机制和社会动员等方面推动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将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创建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性职业安全卫生文化

    从医疗卫生机构的角度看,职业安全卫生文化是指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态度和行为的总和,包括领导和管理模 式、机构使命和目标、工作过程和工作组织。医护人员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职业健康意识和职业健康行为直接影响着全民健康和劳动者的健康。只有全体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加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职业卫生体系,职业卫生的人力资源才有可能成千百倍地增长,才能从医疗卫生专业角度真正推动全社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医护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

 社会、心理和工作组织因素及其所致的职业损害:包括职业紧张、轮班作业、夜班作业、超时劳动、工作暴力等。

 生物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的职业损害: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结核杆菌、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主要来源于生物样本、生物性医疗废物、器官组织、环境等。

 化学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的职业损害:包括麻醉性废 气和蒸气(如一氧化二氮、安氟醚、三氟溴氯乙烷,以及异氟 烷之类的气体)、化学治疗剂(抗肿瘤和细胞毒素药物、抗病 毒或抗细菌性药物)、清洁剂(诸如异丙醇、碘酒、优碘、氯元素等之类的消毒剂)、消毒剂(比如戊二醛、乙撑氧)、X鄄射线显像剂、杀虫剂、药物、肥皂和清洁剂、溶剂(比如酒精、丙酮、安息香)、组织介体和化学药剂以及无机汞等。

 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的职业损害:包括电离辐射(如 X鄄射线、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中子、伽马射线)、非电 离辐射(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超声波、工频电场)、噪声、振动、极端温度(高温、低温)等。

 不良工效学环境和条件及其所致的职业损害:包括工作台设计、采光、照明、手工操作、工作空间等。

 一般安全性问题:包括电气、高压设备、机械设备等所致的安全问题,跌倒、绊倒、滑倒等安全事故。

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现状

 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现状

  • 从我国与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是螺旋式上升的,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执法主体和与之配套的部门规章,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部也缺乏综合协调和统一管理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内设组织和职责,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及其相关权益并未得到切实落实。

  • 我国贯彻落实医护人员相关法规标准任重道远:这些法律法规标准的出台为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工具,但如何将其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加以推广,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 我国全社会对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意识和工作双薄弱:我国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起步较晚, 开展的科学研究较少,医护人员遭受的职业危害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病诊断标准、劳动能力鉴定和赔偿等相关配套法规标准的研制不足。



 国际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现状概述

  • 针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严重问题,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将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纳入法规标准的 调整范围,尤其是近30年来,ILO和WHO也开始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把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作为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全球推动,相关卫生防护指南的发布实施为全球医护人 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提供了方向性的政策指导和操作性强的技术工具。

国内外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技术工具

 国内技术工具

  • 尽管我国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较少,但解决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问题已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工具,包括已出台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 防控制工具包等,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卫生防护导则》(GBZ/T 2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物理因素》(GBZ 2.2)、《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及一 系列中译本 《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手册》、《工效学检查要点》等。

  • 另外,历时数年,我们已完成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 防护干预量化评估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风险控制手册》的起草工作,并经过同行评议修改完善,预计年内能够完成 交付出版发行;笔者研究团队也在研究起草综合性的《医护人员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这些技术指南和技术工具的发布实施必将促进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国际技术工具

  • ILO 关于《改进小企业工作环境》(WISE)、《工效学检查要点》、《职业紧张检查要点》 等在各行各业通用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工具,都可在医疗卫生机构加以推广应用。关于《关于国家制定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计划的全球框架》、《提高医护人员获得艾滋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的预防、治疗、 关怀和支持性 服务的政策性指南》、《职业紧张检查要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行动手册》的具体内容大家可在文献原文中查阅。

政策性建议

  • 在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建议不仅应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原则性写入,也应将医护 人员作为劳动者应该享受的职业健康权益和职业卫生防护 原则性写入其中。在修订 《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时,则应当强化、细化医护人员相关的职业卫生防护以及相关职业健康权益的保障。

  • 建议我国“2020 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涵盖医护人员。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开展的“基本职 业卫生服务试点”将医护人员纳入。

  • 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委内明确医护人员职业卫生 防护管理的职能部门,也可借鉴教育部贯彻落实《教师法》成立教师工作司的做法,在委内成立内设医护人员保障司局,统一协调和落实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保障医护人员包 括职业健康在内的相关权益;并统一明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落实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建议卫生计生委在相关配套规章和法律文书中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和监督员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监督职责,将《职业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护士条例》等规定的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 护真正加以落实。

  • 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尽快研究制定并发布一些与医 护人员职业健康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性文件。

  • 建议建立多部门、多学科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医护 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卫生防护导则》出台后,全国各个层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宣传工作,并取得了很好效果,应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推动多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推动,共同促进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 呼吁创建全社会针对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预防 性职业安全卫生文化,其核心理念是“医生不是神仙”,护士更不是“天使”,医护工作是一份职业,医护人员应恪守职业准则,同时,也应享有应有的职业安全卫生权利及其相关健康权益,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绝不能以损害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为代价。

  • 呼吁创建职业卫生防护示范医疗卫生机构。


-END-


来源 | 张敏 鲁洋 杜燮祎 李文捷 刘拓 石春兰 陈亮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