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热议

来源: 时间:2018-08-27 18:46:12 浏览次数:

第二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围绕“实验室认证与管理”“绿色节能实验室挑战”“可持续实验室设计”“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管理”等主题组织了多场研讨,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室成为参会的多方主体共同追求的目标——

聚焦科技创新 倡导绿色环保——国际高峰论坛热议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是知识到技术再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发展战略性产业的有效创新载体。7月30-31日,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主办、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分会承办的第二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实验室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围绕“实验室认证与管理”“绿色节能实验室挑战”“可持续实验室设计”“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管理”等主题组织了多场研讨,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室成为参会的多方主体共同追求的目标。

期待“弯道超车”

“从顶尖的实验室来看,我国的实验室设计、建设水平已不逊于任何发达国家,但主流实验室仍然明显落后。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的认知,大家目前更关注数据和仪器,而不是实验环境的改善。美国在2002年就开始提出了Labs2020挑战,里面提到的很多概念现在在我国也是超前的。而从实验室建设技术来看,我国并不落后,甚至个别技术还有超越,比如装配式实验室技术。”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副会长迟海鹏说,装配式实验室技术是100%的自主产权。

“我国实验室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呢,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建设部门要制定标准和规范,专业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和‘请进来’,积极主动跟国际对接,最后还要有责任心。”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基建设备处副处长徐海燕说。

“从我国的实验室变化来看,数量有增长,质量也提升,这是一个总的发展方向。认监委许可的实验室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近几年每年增长都将近20%,我们完全按照国际上对实验室的评审要求,来对实验室进行许可。”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说,近年来,随着新的标准化法颁布以后,检验检测标准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团体标准。因此,我们在许可时,特别是在技术能力方面许可时,也将团体标准纳入到许可范围。

倡导节能环保

“校园节能规划与高校太阳能光伏发电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确定基本的能源使用量是必需的,比如杜克大学在美国南部,温度较高,对电的需求量较大,通风量根据使用量调节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我们会通过谷歌地图来计算大致需要多大的发电量。此外,我们会充分利用停车场、屋顶、光伏电板,并且通过推行碳抵消证书,促进低碳排放。”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首席工程师Otto Daniel Van Geet说。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Daniel O.Beaudoin说:“通风系统会消耗30%~35%,甚至60%的实验室能源。哈佛大学曾发起关闭窗扇比赛,发现这样每年可以节省约20万美元,还可以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我们还发起哈佛绿色实验室认证,通过考核减少能源消耗。我们的目的除了减少能源消耗,还有提高设备使用率,此外,利用我们的实验室资源服务周围社区。”

“国外一些先进的实验室设计建造理念、管理、节能的理念已引进我国,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实验动物设施能耗(全球范围)与其他类实验室比较至少大7-10倍以上,实验动物设施运行能耗巨大,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实验动物设施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可避免,由于污染物转移被处罚、活化成本高等原因,广泛采用的活性炭法将在不久后被限制使用,其他方法也存在一些硬伤,应积极采用新型无害化的措施解决。”作为高校参加国家GB50447《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唯一代表,暨南大学教授傅江南说。

贡献“中国方案”

谈及实验室设计和建设标准化,国家标准委刘昕处长说:“目前实验室标准滞后,标准的指引和规范作用与迅猛发展的实验室建设需求不匹配问题日益凸显。针对不足,我国先后完成安全、技术、验收标准系列。我国实验标准体系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欧洲标准体系,还是美国标准体系及ISO标准等其它国际标准体系,均无系统的实验室设计和建设的标准体系。推动我国实验室标准国际化,让‘中国方案’通过ISO/TC的建立,服务于全球,为更多国家的实验室设计建设提供依据、带来价值,推动国际实验室设计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实验室比办公室更有吸引力,希望花园式实验室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一线科研。安全、高效、绿色、共享是我们实验室的理念。以共享为例,低碳所内的实验资源统一面向全所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展望未来,实验室要朝着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制度化、个性化、智能化、大数据的方向前进。”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主任于佩潜说,希望智能化的装备可以将更多不可控的因素数据化,将实验室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真正做到管理可控。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第五代装配式实验室研发,大量使用了机器人、机械化操作,e+制造,智慧实验室管理等,这将在全球实验室实施技术中遥遥领先。”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副会长迟海鹏说,智慧实验室类似于智能家居,不过它更全面,更专业,它能通过手机的APP轻松管理实验室的环境、设备、能耗、风险、试剂和耗材,甚至可以实现实验室共享。


-END-


来源 | 我要测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