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职场,辛勤努力,不懈奋斗,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发展与价值实现。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在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影响下,生殖器官及功能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可能通过妊娠和哺乳影响胎儿、婴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新时代职场的“半边天”们,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呢?请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体力劳动下,女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职业健康问题?
强制体位作业对女工的影响
一、 长时间坐位
影响下肢静脉血回流,易使盆腔器官淤血,从而发生痛经及盆腔炎症。此外,长期坐位作业使盆底组织肌肉缺乏锻炼,松弛无力,易患产伤,分娩时撕裂几率增加。
2、长时间立位
影响静脉血回流,下半身血流淤滞引起子宫等盆腔脏器淤血,使痛经、月经不调的患病率增高,同时下肢易出现水肿,腿周围增加(粗腿)。由于下肢肌肉持续紧张,可出现腿脚发沉、发僵、疼痛、无力等症状,也使扁平足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增高,子宫低位者亦增加。未成年少女长时间立位作业还可影响骨盆发育,导致月经不调、难产发病率增高。
负重作业对女工健康的影响
重体力劳动是指在劳动时,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较大的作业,负重作业是指在劳动中伴有须提举搬抬重物的作业,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如纺织厂中运送棉卷及布匹的工作,女装卸工等。
由于女性在体格和体力上与男性有异,从事体力劳动时,在同样的劳动负担下,女性心血管、呼吸、神经及肌肉系统的反应较男性更为明显。女性机体的紧张程度和生理负担大于男性,易出现疲劳,表现为心率加快、操作记忆容量下降、肌肉耐力减小、视运动反应时间延长等,且有促进意外事故或外伤发生的危险。
同时,女性内生殖器官位于盆腔内,易受腹压的影响,当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特别是负重作业时,由于经常增加腹压,可发生子宫移位及生殖器下垂,最常见的是子宫脱垂。
此外,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负重作业的妇女,月经异常较多,可出现痛经、月经过多,有的人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或闭经等。对于孕妇,易导致流产或早产。对于未成年少女,可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引起骨盆狭窄或形成扁平骨盆。对于月经期女性,可使痛经及腰痛加重。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有没有性别差异?
1、对健康的影响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如矽尘对男女职工均可引起矽肺。
2、对女工易产生危害,如女性造血系统对铅的毒作用反应较男性敏感。
3、对男性影响小、对女性影响大,如卡车驾驶职业。
4、女性特殊生理周期(月经、妊娠、更年期等)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更为敏感,可能引起月经紊乱、不良妊娠结局等。
职业性危害因素对月经的
影响有哪些?
许多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及劳动生理因素,均可引起月经紊乱,常见的有铅、汞、锰、锡、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氯丁二烯、苯乙烯、己内酰胺、汽油、氯仿、二甲基甲酞胺、三硝基甲苯、强烈噪声、全身振动、电离辐射、低温、重体力劳动等。
主要表现如下:
(1)月经周期异常,即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持续时间改变等,严重者可闭经或称早绝经;
(2)痛经;
(3)月经血量的变化。
其中,月经过多综合症指月经频、经血量多、经期长。接触苯、甲苯作业的女工,月经血量增多甚至可见持续性出血。月经过少综合症指经血量减少,经期缩短,后期延长。己内酰胺、氯丁二烯、铅作业以及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妇女和重体力劳动妇女此病最常见。
来源 | 广东职业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