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旨在推进国际质量合作、交流质量管理经验和推广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展示中国质量发展成就及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大会,中国质量大会始终围绕质量话题,邀请全球质量领域专业人士共话质量。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和环境司司长林益和、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
国内外嘉宾围绕质量话题纷纷发表致辞,以质为道,共谋发展。
一起来看看
各位嘉宾都说了什么?
“二战以后日本崛起,实现了经济复苏,日本公司用高质量产品获得全球认可,他们积极提升生产力,这也是他们提升质量的另一个因素而获得赞誉,也使得全球市场得到了一个共识:日本制造的产品很少出故障,高质量为当时日本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日本政坛摸爬滚打了26年的鸠山由纪夫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过程,谈及了质量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日本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挑战,他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来也会面临同样的挑战,可以从日本的发展与实践中寻找借鉴。
“质量是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广东省一直积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始终坚持质量第 一,把以质取胜理念融入各行各业之中,积极开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质量强企活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多项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马兴瑞带来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质量工作经验。
“深圳是首 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和‘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始终把质量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重大战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圳要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将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理念,积极打造质量城市,让质量成为城市的鲜明标志,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样本。”王伟中分享了深圳市通过打造深圳标准、深圳品牌以及诚信深圳,建设深圳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质量管理、质量安全……一个个质量话题成为大会的主旋律和热词,飘荡在深圳市的上空。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质量发展带来新挑战,中国质量(深圳)大会围绕这些机遇与挑战,共议质量变革。
“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虽然指向不同领域,但却是根据相同规律运行,基于同样的理念,必须要可持续的质量,质量又能支持可持续发展。”德国质量协会会长乌多·汉森带来了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认为这是全球未来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学以全球通讯行业的发展历史与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为例,着重分享了5G技术下如何实施质量变革,并介绍了中兴“智能至简”的质量管理模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则分别分享了北斗导航系统这一新技术和科技型公司的质量管理与质量变革方面的经验探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及时的大会,它探讨和关注的是全球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质量。世贸组织总干事本想亲临会议,因种种原因未能到会,但专门为大会发来了祝贺。”林益和说,全世界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产品更有质量,WTO也发现,关于质量问题以及确保质量不成为贸易阻碍往往成为热议的话题,因此需要各方积极面对,共同解决。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质量早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离不开世界各国彼此的分享,中国质量(深圳)大会也是一个彼此分享的交流盛会。
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署副署长安东·拉沙耶夫,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威利·梅,欧盟公平和消费者总司副司长奥索里亚·科尔巴等国外嘉宾分享了各自国家或地区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消费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的国内嘉宾,则从政府和市场不同维度分享了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
此外,大会还专门设立了3个分会场,分别以大湾区与先行示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时代全面质量管理创新与发展、国家质量基础变革与应用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国内外嘉宾共同分享彼此的想法与做法。
“我参加了3届中国质量大会,觉得大会越办越好,越来越接地气,也让我们更容易参与其中,希望今后的中国质量大会能够更多了解不同方面需求,不断丰富内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英国标准协会亚太区首 席运营官林劲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专访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