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废气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即时性强,监管难度大、取证难,一直是环境执法中的老大难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适应愈加繁重多变的生态环境执法新形势,东莞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执法大练兵中,着力加强执法人员技能培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现场快速排查、快速检测能力,力求打造一支能打胜战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执法铁军。
东莞松山湖生态环境分后购入多参数便携式废水检测仪、PPb级便携式VOCs监测仪及无人机设备,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由专人负责每套设备的保管维护,确保检测设备随时能用,大大摆脱过去依赖第三方检测单位的困境。
“有些污染物看不见摸不着,数据是执法人员的眼睛。”在日常检查中,松山湖分局结合先进的执法技术,创新执法手段,不断练兵,先后利用无人机技术查找出园区PM2.5、臭氧浓度持续偏高的源头;对园区废水排放企业开展多点位监测,诊断企业环保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有效防止企业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样,道滘生态环境分局购进一批水质快速检测便携式设备,并委托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对执法人员开展了水质检测专项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的使用、水质COD项目和水质氨氮项目操作、水质总磷和总氮项目操作以及水质其他重金属参数项目操作等。通过培训,执法人员具备了一定的水质定性检测能力,极大提高涉水污染环境执法工作能力。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介绍,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狠抓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学习,通过集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业务技能培训、行政处罚案卷自查自纠、案例评析等方式,以学助练、以查促练、以查练兵、以案强兵,并积极探索创新执法新手段、新模式,借力第三方力量,增强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举办环境违法事项巡查业务培训班
执法不是目的,督促企业守法才是归宿。东莞在执法练兵中,坚持监管执法与宣传引导并举,服务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自觉知法守法,绿色经营。
“谁执法,谁普法”。东莞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做好现场监管执法工作的同时,不忘带上由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开展区域环境整治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出租厂房应谨慎 保护环境都有责》和由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印发的《致市民一封环保倡议书》等环保宣传单张派发给受检企业的现场负责人和生产车间的工人,并结合受检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宣传讲解,引导促使其进一步知法守法经营,依法达标排污。
▲执法人员现场向企业污水处理工宣讲环保法律
为更好利用执法大练兵机会,推进湛江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能力,湛江市生态环境局于2019年10月31日上午在局会议室举办湛江市第 一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案卷评审比赛,全市共11支代表队参赛。陈志彪副局长为获奖队伍颁奖,并对比赛做出总结。比赛中,各参赛队员详细讲解查办案件经过,评委对案件办理过程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一一作出点评,观赛人员认真观摩学习。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赤坎分局代表队获得一等奖,综合执法科代表队和坡头分局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开发区分局代表队、廉江分局代表队和麻章分局代表队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