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食品的保质期相当于企业就产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我们所熟悉的保质期主要有两种名称,一个叫做食用期限,另一个叫最终食用日期。食用期限是指在这段时间内食物的品质是好的,如果已经超过这个时间,但是色、香、味没有改变,仍然可以食用。而保存期是指建议的最后食用日期即有效期,它是指该食品在任何规定贮藏条件下,预计保存期的最后期限。在此日期之后,产品可能不再具有消费者期望的品质特性。并且食品不宜再销售。
所以保质期比保存期的时间要短。但随着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的修订,已经取消了此定义及相应的条款。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已经不再宣传所谓保存期了。
那么,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并不是一过保质期就不能食用,只是口味、风味上有些差别,大家没有必要过于恐慌。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也不等于变质、不能吃甚至有毒,这需要视情况而定。一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也是可食用的,只是品质和营养会发生某种程度的降低,却不会产生安全问题。但出于对生活质量及安全隐患的考虑,仍建议使用保质期内的食品。保质期内的食品安全性和口感无疑是更好的。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