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我国职业中毒现状分析

来源: 时间:2019-03-27 18:02:20 浏览次数:


重点摘要


中国患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 呈波动上升趋势, 2016年达31789例;


每年职业中毒病例占据职业病例3.7%~ 4.1%, 是除尘肺病外发生次数最多的职业病;


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在每年职业中毒病例中占据比例较小, 而慢性职业中毒病例较多;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品主要是CO和H2S, 主要发病行业为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轻工和煤炭等, 而化工行业发病频率最 高;


铅及其化合物、苯以及三硝基 甲苯是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主要危险化学品, 发病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和电子等行业。



图1为1993—2016年我国职业病病例、尘肺病病例以及职业中毒病例的总体情况。由图1可知, 期间每年职业病病例总数高居不下, 保持较高数值。1993—2008年病例总数相对稳定, 在15 000例左右;从2009年开始, 职业病总数呈现急剧上升的现象, 从2009年18 123例上升至2016年31 789例, 增长到近2倍。尘肺病病例变化情况与职业病总数变化情况相似, 1993—2007年, 尘肺病病例总数相对稳定, 在10 000例左右, 自2007年以来呈现出波动的上升趋势, 达到25 000例。然而, 历年的职业中毒病例总数始终保持少于5 000例, 最多为1993年3 584例, 最少为2004年的802例;从2009年开始, 呈现下降的趋势, 由2009年的2 464例降低到2016年的1 212例。




如图2所示, 职业中毒与尘肺病相比, 每年职业中毒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尘肺病的百分比, 但仍然占据职业病总数相当比重, 在3.7%~34.1%间, 这也表明职业中毒是除尘肺病外, 最为严重的职业病。而分析自2009年开始, 各类职业病病例从20 000例左右剧增至30 000例左右的原因, 主要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我国实施了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 主要投资方向为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持续保持增长。然而,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

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 生产活动仍严重依赖传统工业提供的基础性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各种隐患和风险并存, 导致从2009年开始, 我国每年新报告职业病病例数量整体增高。



每年的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数始终多于急性职业中毒病例数, 如图3所示。1993—1998年, 职业中毒病例总数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这是因为此阶段正处于我国扩大改革开放规模、招商引资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 各企业为加速自身发展和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但在这几年间, 职业中毒病例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以及企业意识到职业中毒的严重性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故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使劳动者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有所减缓。但依旧较高水平的职业病总数, 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有效减缓职业病的发生及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 国家在2002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加大了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单位或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 从图3可以发现, 在2000—2003年, 职业中毒病例总数保持稳定, 说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及企业采取的职业中毒防范措施起了一定作用。从2004年开始, 职业中毒病例总数出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这可能跟工业上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越来越多有关, 随着新工艺、新科技和新产品的出现, 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也随之增加, 这使得劳动者发生职业中毒的概率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在经过2011年和2016年2次修订后, 内容更加完善, 对职业病防治更具有针对性。此外, 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 不仅是国家经济方面, 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故职业中毒病例总数从2011年开始波动下降并保持稳定, 职业中毒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END-


来源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杂志,2018,14(10)

数据来源 | 19932016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职业病数据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