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警惕!这些都是离你最近的"健康杀手"!

来源: 时间:2019-07-29 16:41:32 浏览次数:

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健康杀手”,包括不注意的饮食方式和接触的物品,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致畸、致癌……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致癌物的四大分类:

 

一类(肯定致癌):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

 

二类A(较大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二类B(较小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三类(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四类(基本不致癌):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这一分类下目前只包括己内酰胺这一种物质。

 

特别注意的是:“肯定致癌”指的是确认含有引发癌症物质,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风险性而已。

 

一类致癌物

 

食物类

确定时间

主要成分

常见食物

2012

黄曲霉毒素

发霉的花生,自榨花生油等

2012

NH4NO2类化合物

中国式咸鱼

2012

苯并芘

烤肉

2012

乙醇

2012

槟榔素

槟榔

2012

亚硝酸盐

隔夜菜

2012

砷及无机砷化合物

雄黄酒,含砷的饮用水

2012

华支睾吸

未煮熟的螺类、鱼类

2012

镉及镉化合物

被镉污染的水和食物,如“镉大米”

2012

马兜铃酸

包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日常接触类

确定时间

主要成分

主要来源

2012

甲醛

新装修的家具、福尔马林

2012

二手烟

吸入二手烟气体

2012

紫外线

紫外线放射日光浴设备

2012

天然大理石

2012

煤的气化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012

烟尘

发现于烟囱清洁工的职业暴露

2012

皮革尘埃

制造修理鞋子和靴子

2016

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

2012

X辐射

X光

 

 

二类致癌物是指

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不明确的物质

简单说就是

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致癌!

 

二类致癌物

 

确定时间

成分

主要来源

1987

丙烯酰胺

薯条、薯片、油条等高温处理的食物

1993

黄曲霉毒素M1

常见于饲料被霉菌污染的牛所产的牛奶

1993

4-甲基咪唑

常见于酱油、可乐

2013

沥青

暴露于氧化沥青及其在屋顶过程中的排放

2006

含铅汽油造成的城市铅污染

2014

少量芳烃族化合物

汽油

 

 

三类致癌物是指

导致动物和人致癌的证据

都不明确的物质

其实这一类导致癌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主要代表:

 

苏丹红、印刷油墨、次氯酸盐、汞及汞有机化合物、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茶叶、茶碱、糖精、静态磁场、维生素K、胆固醇、灭草隆等。

 

特别提示:

 

不要以为只要是一类致癌物就都厉害,

致癌物的分级只是看致癌证据是否充分,

而不是看它导致癌症的能力强不强。

 

 

 

 

接下来要放大招了

质量君把几种主要的致癌物

和可能会产生致癌物的食物来源列出来

这几张表格一定要收藏好哦~

 

AFT:可导致肝癌、胃癌等

 

1993年,黄曲霉毒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

 

 

 

常见来源

1

发霉的花生

发霉的食物,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黄曲霉毒素。

2

发苦的坚果

吃到发苦的坚果一定要马上吐出来。苦味正是来自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

3

没洗净的筷子

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很容易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4

劣质自榨油

用发霉花生、玉米等榨油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小作坊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也可能产生AFT

 

苯并芘:可诱发多种癌!

 

苯并芘(BaP)属于“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肠胃道癌症等。

 

常见来源

1

高温油炸食物

食用油在高温下会产生大量苯并芘,油温越高,产生的苯并芘越多。

2

炒菜油烟

油烟还会携带大量的苯并芘,因此厨房空气中苯并芘的含量比普通房间会高好几倍。

3

烧烤食物

用明火烧烤的肉会产生多种致癌物,而且制作时间越长,焦化程度越严重,其苯并芘的含量越高。

4

油墨

印刷厂用到的铅里面也含有大量苯并芘。

             5

汽车尾气

人们已从机动车尾气中分离出8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尘和苯并芘为主。

 

 

 

NH4NO2:有毒、间接致癌!

 

高盐食物含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NH4NO2,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常见来源

1

加工肉制品

经亚硝酸盐处理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也含有少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质,不能经常食用。

2

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多是高盐食物。例如咸鱼在用高浓度盐腌制及暴晒后,会产生较多的亚硝基化合物(多为亚硝胺),它是强致癌成分。

3

剩菜

部分绿叶蔬菜中本身就有亚硝酸盐,随着存储时间延长,硝酸盐会与蔬菜中所含有的还原酶会发生反应,会转变为亚硝酸盐。

4

久煮的火锅汤

火锅汤本身是含隐藏盐分极高的食物,而且经过长期涮菜之后的火锅汤料,喝进去之后,容易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

5

不新鲜的香椿

一般来说,香椿发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的不断长大,硝酸盐的含量也在上升。如胃酸分泌不足,细菌在胃内繁殖,产生的酶会把氨基酸分解形成胺,同时,细菌的一些酶会把胺和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

 

甲醛:致癌、致畸!

 

100多种室内污染物中,甲醛危害“名列前茅”,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甲醛列为一类致癌物。早在十几年前,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研究就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

 

 

常见来源

 

 

 

1

装修中的勾缝胶

甲醛主要存在于以脲醛树脂为主的黏胶剂中。脲醛树脂黏胶就是装修房屋时用到的勾缝胶,被用于门窗、家具、地板等拐角、接合处。

2

劣质仿瓷餐具

劣质仿瓷餐具直接以脲醛树脂代替密胺树脂生产餐具,是用尿素和甲醛通过化学反应而形成,这种物质毒性大、容易溶于水并释放甲醛气体。

3

汽车脚垫

2015年8月,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汽车脚垫进行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随机购买的22组汽车脚垫样品中,有17组甲醛浓度超限。其中最严重的超127.3倍。

4

手机套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调查小组分别选择塑料、硅胶及皮革这三种常见材质的手机套,按手机正常使用时平均温度,将实验舱内温度加热到45℃,一小时后手机套被加热后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经分析发现,手机套释放量最的有毒物质是甲醛。

5

劣质服装

在选购服装时应该先闻闻有没有异味。如果衣服上有刺激性气味,这样的衣服大多甲醛含量超标。

 

塑化剂:影响内分泌、不育!

 

原本塑料容器中合理存在的塑化剂,却常因人的不当使用,而在不经意间被吃进肚子。多国研究证实,塑化剂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胎儿和儿童的正常发育。

 

 

常见来源

1

加热的塑料袋

用塑料袋装热食或者将装有食品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会使塑料袋中的增塑剂迁移到食物中。

2

过香的洗护品

塑化剂本身是一种定香剂,香味愈浓的产品含量可能愈高,建议尽量少用。

3

劣质儿童玩具

劣质的儿童玩具含有塑化剂,因为添加了塑化剂的玩具材料成本较低。

4

部分保鲜膜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与食品接触的就是保鲜膜,保鲜膜分为聚乙烯(PE)保鲜膜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就说明里面含有塑化剂,购买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5

指甲油

塑化剂在指甲油中的含量高,因为指甲油需要加大约5%的塑化剂,使成膜性更佳,并起到一定的乳化增稠的效果。

 

反式脂肪:诱发心血管疾病

 

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草案中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草案中提出,大量试验及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此死亡。

 

 

常见来源

1

人造奶油

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即人造奶油。

2

蛋糕

蛋黄派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曾对市面上的21种点心进行调查,发现:超过30%的派类点心,反式脂肪酸含量都在2%以上!

3

薯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唐大寒指出,100克薯片的油脂约为24克,按薯片中反式脂肪酸约占油脂含量的15%计算,100克薯片中就含3.6克反式脂肪酸。

4

奶茶

上海消协实验证明,喝一中杯奶茶,摄入的反式脂肪酸就已达到3~9g。

 

专家建议:

 

有的致癌物要尽量避免,如烟酒致癌;

 

有的致癌物要权衡利弊,都知道X光是致癌因素,但是生病了也得照;

 

有的致癌物需要控制,比如烧烤,吃一点没事,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吃就行。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