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卫生?
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它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属预防医学的范畴。
职业卫生的基本任务
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对职业病的诊断,政府指定的医院——职业病院、疾病控制中心或有资质的诊断机构等。因此对职业病的诊断裁定,政策性很强,决不能将普通的疾病与职业病互为混淆。 判别有害因素的种类、形态、发生源、扩散途径、侵害人体的途径、造成的损害,以及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
A、化学因素:毒物、粉尘
B、物理因素:高温、低温、高压、噪声、震动、微波、红外线、紫外线、高频
C、生物因素:炭伹杆菌、森林脑炎、布氏杆菌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A、过强的劳动强度
B、过长的劳动时间
C、不合理的制度或作业方式
D、不合理的工具或设备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A、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太阳辐射、寒冰
B、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C、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
D、不合理的采光照明
-END-
来源|百度百科、安全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