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毒物
环境和症状
在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都有可能存在毒物
如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它们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
毒物一般是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
和皮肤或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毒物会使人体受到严重伤害
铅作业:其中包括冶炼、蓄电池、含铅油漆、船舶修造、印刷、塑料、纺织、玻璃、采矿、医药等行业。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铅可引起慢性铅中毒。早期症状为乏力、口内有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记忆力减退、腹部隐痛,以及齿龈边缘出现蓝黑色的“铅线”。
汞作业:一般包括从事气压表、油量表、温度计、整流器、石英灯、荧光灯等生产的工种。金属汞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引起蛋白质变性而损害人体健康。汞中毒早期症状为口腔炎、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多梦、多汗、流口水、消化不良以及心慌不安等。
苯作业:一般包括制漆、树脂、塑料、橡胶等工种。若不注意劳动保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苯中毒,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肝产生一定的损害,并有潜在的致癌性。苯中毒早期症状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健忘、睡眠障碍等。中后期血液白细胞、血小板的总数减少。
保健防护措施
1、控制和消除毒物。工艺技术上采取全自动化模式,避免人体与毒物接触。
2、降低生产性毒物浓度。尽量把生产性原料毒物的生产需要剂量降至最低,减少毒物进行人体的程度,加强通风抽风措施,消除空气中毒物浓度。
3、使用防护用品。工人应养成个人卫生习惯,穿戴防护工作服、手套、工作鞋,并根据毒物的性质穿戴防尘面具、防毒面具、防止酸碱的防护服等。严格遵守沐浴更衣制度,保证个人健康。
4、定期进行环境和个人健康检测。
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企业应严格做好毒物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