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我们的服务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们的服务

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来源: 时间:2021-08-20 11:15:43 浏览次数:

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有关部门在汽车检验检测方面的政策不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汽车检验检测领域的重复投资建设
2018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工信部第50号令),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开展整车检验的,应当选择取得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这一规定,本意是提高开展整车检验检测的机构的门槛,但没想到由此带来各地政府和老牌汽车领域国家质检中心联手申请新的国家质检中心的高潮,因为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有关规定,国家质检中心不允许擅自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按照工信部50号令的要求,这些知名汽车检验检测机构要在外地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开展汽车检验检测活动,就必须取得国家质检中心授权。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汽车领域国家质检中心,由最早的6家发展到现在的32家(法人母体其实只有13家)。目前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向市场监管总局推荐申请在当地建设汽车产品国家质检中心。汽车检验检测,属于重资产投入,动辄几十亿的投入,因为主管部门政策的影响,使得汽车产品检验检测领域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产能浪费,也带来价格方面的无序竞争。
(二)新技术迭代加速,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必须持续加大投入
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扑面而来,汽车正在从一个交通运载工具延伸成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和数据空间,汽车与信息通信、互联网领域的跨界融合正在兴起,大部分汽车检测机构对这些新的细分领域还不够熟悉,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研发、参与到汽车产品的试验认证过程中去,必须要在软件功能安全、车联网信息安全、5G通讯技术、软硬件在环仿真、软件OTA升级等全新领域加快技术能力投入,加速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三)汽车检验检测机构人才结构不能满足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汽车技术的转型升级,汽车检验检测机构的人才队伍结构已经完全不符合汽车技术发展的需求,传统汽车技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人员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发展的需求,汽车与信息通信、互联网领域的跨界融合,对汽车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另一个紧迫要求,那就是要大力引进通讯、网联、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等领域的人才。但在上述领域人才数量又相当紧缺,按照现有汽车检验检测机构的薪资水平,与IT企业、新势力造车企业展开人才竞争不具备优势,而没有人,新技术能力的投入又会变成一句空话。
(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在已经批准的32家汽车产品国家质检中心中,带新能源汽车字眼的国家中心有5家(上海、武汉、广州、焦作、株洲),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已经批准3家(天津、襄阳、常州),批筹在建3家(重庆、长沙、广州)。相对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国家质检中心还不是很多。从地域分布上,华北、华东相对力量雄厚,华南、西北相对偏少,现在除了西藏,几乎每个省都将发展汽车产业作为本身的支柱产业,几乎每个省都想要在本省建设汽车领域国家质检中心,但现在还有近一半的省份,没有汽车领域的国家质检中心。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在这一领域,我们与西方国家相比,基本实现了弯道超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因为受到安全因素考虑, 是否需要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大力发展,产业部门和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意见存在分歧。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检验检测方面,天津中心、重庆中心、襄阳中心、上海中心这四家老牌机构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加大了投入,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在这些领头羊的带领下,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检验检测技术迈向世界前列。
(五) 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在一些重大检测设备(装备)开发研制上仍然受制于人
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近20年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但在检验检测设备研发上进步并不明显。原来我们传统汽车技术落后,关键装备都是依赖进口,现在新能源、智联网联汽车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但如果装备跟不上,不能自主创新,那我们的检测技术永远只能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 未来三五年内,汽车检验检测领域关键设施(设备)的研发创新,是摆在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面前的重大课题。
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紧随汽车产业创新,通过技术革命由传统机械环保性能检测机构向智能、安全“一体化”保障机构发展
2017年4月,国家颁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面临重大变化: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乘员、车辆、货物、运营平台与基础设施等实现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汽车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产业升级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中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提速。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互联网等新兴科技企业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竞合交融发展,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要大力发展汽车先进技术,形成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先进节能汽车梯次合理的产业格局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11月,国家颁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要深刻领会这两份发展规划所明确的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能力提升,由传统机械环保性能检测机构向智能、安全“一体化”保障机构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 服务政府决策为政府制定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建议
无论是政府制定《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是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我国汽车检验检测机构有关专家都积极参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五)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部分,提出了: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责任担保机制,发挥认证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作用,健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第三节“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中提出: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提升整车、关键零部件的计量测试、性能评价与检测认证能力。
(三)创新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以汽车检测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聚集效应、挤出效应,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服务消费大众方面,通过邀请消费者参与(浸入式)体验,展示大投入、高度智能化的汽车检测实验室(试验场地)实力, 树立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在产学检结合方面,通过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检融合发展联盟,成为企业技术攻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校联合办学学生实习基地、科研院所攻坚克难的技术合作伙伴。
在促进进出口贸易方面:一方面,为国产品牌打开国际市场提供质量保证,比如在伊朗市场,我国国产品牌在该国占据很大市场份额,襄阳达安中心就积极与伊朗有关汽车主管机构接洽、商谈合作,尝试在伊朗建立汽车实验室,为中国出口伊朗的汽车提供全方位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配合国家在CCC、环保排放方面的要求,在口岸对进口汽车进行质量把关,在国家政策允许前提下,尽可能采取便利措施,方便进口企业便捷通关,促进汽车进口贸易。
(四)以资本为纽带,以管理为核心以人才为媒介,加强业界联合,多方探寻机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我国汽车领域十几个检验检测机构、戴着30多顶汽车方面国家质检中心的帽子在汽车 (整车、进口车、汽车零部件)市场激烈搏杀,目标客户差不多,对手大多师出同门,市场上是对手,私下又是好朋友,在这300亿的汽车检验检测市场上演着一幕幕“豪门恩怨”。其中,天津中心、重庆中心、襄阳中心、上海中心是汽车检验检测市场“江湖四杰”。这四家机构近些年都有市场兼并重组的动作。重庆中心在天津、佛山、焦作,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当地建设实验室,拓展业务;天津中心更是在武汉、广州、昆明、牙克石、盐城等十几个地方布点,大多独立投资,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上海中心通过资本合作,在湖南(株洲)开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通过输出管理,在江苏如皋、河南郑州等地“攻城掠地”。在商用车市场,山东梁山、湖北随州、十堰成为“四杰”的兵家必争之地,战况之激烈,堪比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

来源/计量测控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