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这个省应急总指1号文件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来源: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19-12-19 20:54:59 浏览次数:

为适应新时代大应急、全灾种应急救援要求,山西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职能整合重塑,完善体制机制法制,有效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前,山西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出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晋应急总指发〔2019〕1号),着力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意见》提出,到2022年底,山西省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和防救相承、有效衔接、全程贯通、顺畅快捷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四个精准”:精准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健全应急管理“五大体系”

健全完善统分结合的指挥体系。认真贯彻《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山西省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通知》精神,制定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工作规则,明确各专项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人员组成,推动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健全完善防救相承的责任体系。坚持“管行业管风险防范、管行业管应急救援”原则,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行业部门专 业优势,提出要衔接好“防”“救”责任链条,细化各相关部门在风险隐患防范治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工作职责,并明确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先期应对处置工作。
健全完善相互衔接的预案体系。制定应急预案总体建设规划,修订完善各级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完善本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实现各级各类预案有效衔接。
健全完善配套齐全的法规标准体系。有序启动山西省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配套地方性法规制定修订工作。秉着“急用先行”的原则,制定出台一批地方性标准,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健全完善全民参与的安全教育体系。制定并落实全民安全教育计划,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坚持经常性安全风险教育和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相结合,推进安全风险网络化管理和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完善应急管理“十项机制”

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并落实风险调查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实行分级管控,落实防治措施。督促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监测预警机制。科学布设风险监测网点,建设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早期识别能力。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畅通途径、及时预警。
会商研判机制。健全会商研判制度,明确牵头部门,定期组织风险、形势分析预判。重点时段加强预判预测,指导做好预先防范工作。
信息共享公开机制。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处置制度,严格有关要求。完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建立常用报警呼救平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分发推送机制。制定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发布等制度措施,积极回应社会关注。
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响应级别与启动响应层级,细化分级响应程序,做到快速响应。落实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属地责任,加强对地方应对处置工作的指导,并做好上下级响应衔接及应对处置工作。
指挥联动机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数据库,制定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工作规则,建立政府部门与相应专 业救援队伍间的指挥调度机制。建立高铁(航空)快速输送和应急救援车辆公路免费通行等机制,提升联动机动效率。
区域保障机制。依托现有物资储备场所、现有机场,分别规划建设3-4个区域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和航空救援中心,实现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效救援。
善后救助机制。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或保障方案,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调拨、紧急采购等制度和资金保障机制。遇有突发事件迅速组织开展救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调查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和调查处理整改落实情况督办制度,及时开展监督核查,推动措施责任落到实处。
恢复重建机制。受灾地区人民政府统筹制订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单位,重建或修缮因灾损毁的房屋,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

       

提升应急管理“五种能力”

提升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对全省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各级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和各类应急队伍的救援处置能力。各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应急指挥专班,加强模拟推演、实战锻炼,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提升救援队伍作战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装备建设和战斗力培养,建成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提升抢险救援能力。
提升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对监管执法人员轮训一遍,提高整体执法能力。组织执法比武、示范执法等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水平。开展定向执法、精准执法,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升科技和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大力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 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建设纵向贯通省、市、县和应急现场、横向连接各部门的应急通信网络。
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并落实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积极开展航空应急产业先行先试,加强航空救援力量建设。引入航空救援力量参与城市灭火、医疗救护、人员搜索等工作,并在灾害多发期和重要时段,组织对特定区域开展空中巡查。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