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会场参会人员合影
田春秀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地位。环评、总量、监测、执法、统计、环境税、信息公开、排污交易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都要与之相互衔接,彼此适应。欧洲和美国排污许可制度起步较早,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排污许可制度建设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举办此次研讨会,就是要集国内外专家们的智慧,研究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助力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健康发展。
刘卓识先生感谢政研中心和欧洲环保协会邀请其参加此次研讨会,他表示,政研中心一直是美国环境法研究所在排污许可以及其它环境治理项目方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双方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
本次研讨会共分三个主题。主题一是中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现状与挑战。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杨龙处长介绍了中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施进展;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姜帅同志、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刘力敏主任分别介绍了北京市和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实践案例以及清理整顿试点工作进展。政研中心法规部贺蓉同志介绍了中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排污许可管理工作进展及方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李新科处长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冯程同志分别介绍了本省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情况,并总结本省实践,提出了对我国未来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思考与完善建议。
主题二和主题三分别是欧美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介绍和中欧美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经验分享与借鉴。英国环保署工业排放和固废管理司前司长Martin Bigg先生介绍了欧盟综合环境许可制度的基本内容、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德国弗莱堡大区政府排污许可证检察官Bernd Serr先生分享了德国的综合环境许可计划内容及案例;美国环保署第九区助理总法律顾问Karen Goldberg女士在介绍美国固体废物许可证及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分享了对于美国排污许可制度的思考;美国环保署第十区前助理总法律顾问Keith Cohon先生介绍了美国水污染许可证制度经验、执法案例及处罚计算方式。四位外国专家对中国用短短3年时间发放如此大量的许可证、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表示赞叹,并表示此次会议不仅分享了本地区经验,也学习到了中国在排污许可管理方面值得分享的经验。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多次交流讨论环节,交流讨论主要围绕中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完善,环评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政府与企业的监测责任,地方在排污许可管理过程中的实践做法、监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中小企业合规困难,中欧美在排污许可管理方面的差异、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展开,中外参会代表积极参与、讨论热烈。
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研讨会,对欧美排污许可制度有了更系统深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对中国排污许可制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加快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广州会议现场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8个市(区)生态环境局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华南低碳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圳市生态环境技术审查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等单位的90多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