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检验检测机构是检测行业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和隐患,亟须引起实验自身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以减少或避免实验室安全及环境事故的发生。
目前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问题
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实验室安全设施的配置。
如“三废”处理不规范:许多实验室无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排下水道,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多余废水样品直接倾倒下水道,留存样品到期后也是集中倾倒。废酸液、碱液仅采取简单中和措施后直接倾倒下水池。
污泥、固废、危废、土壤除留样复测外,也往往是直接倾倒在生活垃圾中一起处置。
部分实验室各种压缩气瓶无固定安放装置,没有压缩气体专用气瓶柜及气体泄漏报警设施,压缩气瓶直接裸露在连接的仪器旁边。大部分实验室消解产生的废气,大都通过通风橱引出直接排放,未安装废气净化处理设施。大部分实验室未安装紧急喷淋设施,未购置简单的急救医药箱。
二、实验室设置分散,涉及的区域较大。
虽然实验室废水排放量不大,但水质成分复杂,许多实验室的排水管道与附近居民的排污管道相通,最终排入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基本对其处理无能为力,最终只能直接排入外环境,带来潜在的环境隐患。
三、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基本未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未进行应急预案的实际演练。部分实验室未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协议,过期药剂等危废处置存在很大隐患。
四、外出采样安全措施不规范。
如对驾驶车辆途中行驶安全、现场采集的样品保存安全、采样设备的使用安全;采样平台是否符合采样要求及安全要求;采样过程的高空作业采样、河道污泥采样、水库湖泊采样,矿山验收勘查现场安全等,缺乏必要的采样安全管理教育。
五、人员流动性相对比较大。
重要安全岗位人员变动后,工作交接或以老带新培训不规范,新操作人员不能保证设备、仪器使用的安全状态,设备、仪器出现安全故障时无法及时排除,容易留下事故隐患。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环境影响。
六、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与高校实验室管理相比不够规范化和精细化,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全部由自身承担,这也是社会检验检测机构的共同特点和制约因素,管理中仍存在谈起来重视却疏于落实的现象。
要加强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的管理的几点建议。
解决办法
来源:实验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