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是中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劳动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的工人数量大大增加。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向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全省职业卫生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水平处于全国 领 先地位。
伴随新行业的涌现和新材料的应用,我省职业病高发势态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
职业病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
新发职业病种类多
地区行业集中度高
与此同时,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在职业病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暴露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明显不足的现象,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服务能力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不协调。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与当前职业病防治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职业卫生人才培养滞后,缺少职业卫生工作的领军人才,有些地区甚至显现出青黄不接的势态,使得职业病事件发生时未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对外合作交流,势必带动珠三角地区及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的诞生,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必然还会带来职业卫生工作的新问题。作为职业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亟需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对职业卫生新问题的洞察力和预警能力,以适应国际职业卫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为全面提升我省职业卫生水平,培养一批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及风险、能够快速处理和处置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技术精英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启动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Guangdong Occupational Hygiene Training Program,GDOHTP)
经过两年的系统培训,已为我省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培训了两期共20名职业卫生技术骨干,并且这些骨干学员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在各地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中坚砥柱的作用。
为逐步实现全省各地市全覆盖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7年12月继续举办第三期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
项目邀请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军事科学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疾控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机构、高校专家学者进行授课。
学员进行:
通过培训,学员:
1
提高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
2
具备了职业病危害预测预警能力
3
提高了快速处理和处置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和突发事件能力
4
培养了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培训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1篇学术论文,4篇在审


2019
03
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承办的“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第三期结业暨第四期开班”活动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顺利举行(以下简称“活动”)
第三期毕业学员风采及心得体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陈祝生副主任、职业健康处刘建清处长、省职防院瞿鸿鹰院长,省卫生健康委财务处孙才顺副处长、交流合作处杨波副处长出席活动,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及学员单位领导,培训导师及第三期、第四期培训班学员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省职防院陈嘉斌副院长主持。
第四期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开班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陈祝生副主任
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瞿鸿鹰院长作项目总结
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办公室主任、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瞿鸿鹰首先代表项目组作第三期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总结,详细介绍了第三期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目前的职业病防治形势,希望第四期学员继承前两期学员的优秀传统,继往开来,更上一个新台阶。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陈祝生副主任参加会议并讲话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陈祝生副主任为第三期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对第三期学员顺利结业和第四期学员的开班表示祝贺,同时对广东省职业卫生骨干培训项目提出两点意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和要求,认清职业病防治严峻形势,加强职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要求学员做好从职员到学员的角色转变,做到勤学善思和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习,学思结合,在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中担当作为,为推动我省职业病防治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期骨干培训班如期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