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小姐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传真:0769-22287103

邮箱:ZHJC_ZHRZ@163.com

网址:www.gdzh-testing.com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在某大型设备 制造企业噪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时间:2020-04-09 21:56:40 浏览次数:

摘要 :
[ 背景 ] 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2017年我国出 台了第一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但还未制定关于噪声作业岗位的职 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目的 ] 探索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 评估中的适用性。
[ 方法 ] 使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模型和我国有害作业分 级法对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噪声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不同方法的评估 结果进行比较。收集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工人听力异常率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 果的一致性。
[ 结果 ] 该企业噪声作业岗位均未设置工程降噪设施,现场调查发现很少工人佩戴防噪耳塞 或耳罩。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为16.67%~50.00%,非噪声作业岗位工人无听力异常。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均为3级,非噪声作 业岗位均为2级。ICM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均为5级,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显示,各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为 1~4级。 
[ 结论 ]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均能用于噪声风险评估。ICMM模型较为保守 ;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相对简单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能综合考虑噪声影响健康风险的各项要素, 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关键词 :噪声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设备制造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国际采矿与金属 委员会模型 ;有害作业分级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 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发 病率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1]。2017 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 估技术导则[2],但还未制定关于噪声作业岗位的职业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发现一些国内外的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方法可用于噪声风险评估[3-4]。目前国际上 常用的噪声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是国际标准化组 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ISO)于 2013年发布的定量评价职业噪声引起的潜在性听力损 失的标准ISO 1999: 2013(E),但该方法是基于国外数 据库预测作业工人职业噪声暴露若干年后的听力损失 风险,暂时没有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数据库[5]。本研 究选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ICMM)模 型和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对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中 噪声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以探索不同风 险评估方法在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家大型设备 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 

1.2 现场调查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噪声 作业岗位的分布、噪声接触情况(暴露人数、接触时 间、暴露强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个人防护用品使 用情况和工程控制等。根据GBZ/T 189.8—2007《工作 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 :噪声》[6]测定各作业岗位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根据GBZ 188—2014《职 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7],按照接触噪声作业职业健 康检查要求对该企业员工进行在岗期间检查,纯音听 力测试检查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A)者视为听力 异常。

1.3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1.3.1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该方法由我国学者林嗣 豪等[8]综合考虑职业性有害因素危害特征、暴露水平 和作业条件,计算风险指数来评估工人的职业健康风 险。其计算公式为 :风险指数=2健康效应等级×2暴露比值×作 业条件等级。式中:噪声的健康效应等级分为2级, 连续噪声为1级,脉冲噪声为2级 ;暴露比值=噪声 8 h等效声级检测值/职业接触限值 ;作业条件等级= (暴露人数等级 × 暴露时间等级 × 工程控制措施等 级 ×个体防护措施等级)1/4。根据风险指数大小将风 险指数划分5个风险等级,分别为无危害(≤6)、轻度危害(7~11)、中度危害(12~23)、高度危害(24~80) 和极度危害(>80)。具体划分标准见表 1。



1.3.2 ICMM 模型 

参照《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与实 践》[9],ICMM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RR=C×PrE×PeE×U。式中 :RR 为风险等级,C 为职业危害健康后果等级 (该暴露水平不太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1 ;不危及生 命的可逆健康影响=15 ;永久性不良健康影响,但不 会明显影响生命质量和寿命,可能是导致职业和生活 方式变化的轻度功能受限或残疾=50 ;不良健康影响 一般是永久性的,并可能导致生活质量和/或寿命的 明显下降,持续暴露通常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生理或 精神障碍或长期功能障碍性疾病 =100),PrE为接触 概率(低=3,中=6,高=10),PeE为接触时间(每年1 次=0.5,1年几次=1,每月几次=2,每班次连续暴露2~4 h=6,每班次连续暴露8 h=10),U为不确定性(确 定=1,不确定=2,非常不确定=3)。根据计算分值将 RR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不可容忍风险(≥400)、 非常高风险(200~399)、高风险(70~199)、潜在风险 (20~69)、可容忍风险(<20)。1.3.3 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 参照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 :噪声》[10], 根据8 h等效声级LEX,8h检测值大小划分噪声作业的危 害等级,具体划分标准见表2。



1.4 结果比较 
本研究选用的三种风险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均 为 5 个等级,但不同方法的等级描述不一致,为方 便比较,将不同方法的风险等级换算成风险比值后 再进行结果比较。风险比值为风险等级结果与该方 法风险等级总数的比值,其中 1 级(可忽略风险)为 ≤0.20,2级(低风险)为0.21~0.40,3级(中等风险) 为 0.41~0.60,4 级(高风险)为 0.61~0.80,5 级(极高风险)为>0.80[11]。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该企业为一家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共有员工约900人,其中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约200人。经调查,该企业噪声主要来源于锯床、焊接、打磨、打砂、切 割、电泳、冲压、折弯等岗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均未设 置工程降噪设施,其中焊接、打磨、打砂、电泳、冲压、折弯岗位的噪声LEX,8h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 dB(A)。企业为接触噪声作业工人配备防噪耳塞或耳罩,但现 场调查发现很少工人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纯音听力 测试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为 16.67%~50.00%,非噪声作业岗位工人无听力异常。见 表3。
2.2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结果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 :各岗位接触 的噪声均为连续噪声,健康效应等级均为1级,所有 噪声作业岗位的噪声健康风险均为3级(中等风险),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低风险)。ICMM模型评估 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噪声健康风险均为5 级(极高风险),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低风险)。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风险等级评估结果为1~4级。见表4。 
2.3 风险评估结果验证 根据该企业最近一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非噪声作业岗位的工人均未出现听力异常,噪声作业岗位 的工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异常。见表3。


3 讨论 
广东省噪声聋病例分布以制造业为主,具有聚集性和群体性发病的特点[12]。2017年广东省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发现,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 阈≥40 dB(A)检出率为10.59%,职业性噪声聋行业分布前3位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佛山市2016年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提高者占13.1%,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14]。本研究选择的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属于噪声聋高发行业,其噪声作业岗位中锯床 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检出率为16.67%,高于广东省和佛山市平均水平,可能与该企业工人接触噪声作业时间长和防噪耳塞使用率低有关;折弯岗位工人听力异常率较高(50%),但该岗位噪声暴露工人仅为4 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打磨、冲压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均高于其他噪声作业岗位工人,打磨岗位工人听力异常率高可能与噪声和手传振动存在联合作用有关[15],冲压岗位工人听力异常率高可能与该岗位LEX,8h较高有关。根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的调查结果,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异常率为12.00%~25.00%[16],本研究中除锯床、打砂、切割、电泳岗位工人听力异常率在此范围内,其余噪声作业岗位听力异常率均高于该范围。
本研究发现,对于非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危害风 险指数法和ICMM模型的结果均为低风险,我国有害 作业分级法结果均为可忽略风险,与其听力异常率较低的调查结果较一致。对于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危害 风险指数法结果均为中等风险,ICMM模型结果均为极高风险,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结果为可忽略风险至 高风险各等级均有,而该企业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较高,提示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可见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与体检结果对应的健康风险 水平一致性较低,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和ICMM模型 对是否噪声作业岗位的健康风险具有较好的辨别能力,但对噪声作业岗位的健康风险高低区分能力较差。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综合考虑了职业病危害因 素对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危害的可能性以及暴露人数和防控措施,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能全面 评价各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4,17]。但对于作业条件等级的评估易带有主观性,如对工程控制措施等 级,因此评估结果易产生偏倚[18-19]。同时,该方法评估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时未考虑佩戴效果,如工人防 噪耳塞佩戴方式不符合要求、达不到防护效果时,尽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高,但听力损失的风险仍较高,易导致低估风险等级。
ICMM模型主要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危害及其接触频率和接触概率,通过对各项因素赋值计算 健康风险[4,20]。由于ICMM模型对健康后果等级的赋 值跨度较大,主观性较强,容易高估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健康风险水平[21-23]。噪声作业岗位工人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可引起听力损失或噪声聋,听力损失为不危 及生命的可逆健康影响。ICMM模型健康后果赋值为15,经计算后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RR均为400以上, 即均为不可容忍风险,而该企业大多数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仍在平均水平内,可见ICMM模型存在高估噪声健康风险的倾向。
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方法是我国最早应用于职业危害评估的定量分析方法。噪声作业分级方法相对简单,仅根据噪声检测结果进行分级,未考虑个人防护和工程防护等措施的影响,8 h等效声级小于90 dB(A)的岗位评估结果均为轻度危害。而实际作业中工人接触80 dB(A)以上的噪声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因此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评估过程欠全面,评估结果 容易低估噪声健康风险。
本研究仅选择1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未对噪声 进行频谱分析,也未对造成听力异常的其他因素进行 分析,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选用 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综上所述,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均能用于噪声风险评 估,ICMM模型较为保守,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相对简 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能综合考虑噪声影响健康风 险的各项要素,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5-22]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1905/9b8d52727cf346049de8acce25ffcbd0.shtml. 
[ 2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GBZ/T 298—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 3 ]刘明,苏世标,胡世杰,等. 噪声所致职业性听力损伤风 险评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职业医学,2016,43 (5):611-614. 
[ 4 ]周莉芳,张美辨. 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学研究进展 [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0,37(2):125-130. 
[ 5 ]李敏嫣,黄德寅,张倩,等. 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 险评价方法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工业医 学杂志,2015,28(6):414-417,443. 
[ 6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 :噪声 :GBZ/T 189.8— 200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 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S]. 北京 :中国 标准出版社,2014. 
[ 8 ]林嗣豪,王治明,唐文娟,等.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方 法的初步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 (12):769-771. 
[ 9 ]王忠旭,李涛.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与实践[M]. 北京 :中 国环境出版社,2016 :215-269. 
[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 :噪声 :GBZ/T 229.4—201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11]张美辨,唐仕川.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学实践应用[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 :1-29. 
[12]周珊宇,温贤忠,李旭东,等. 广东省2011—2015年新发 职业性噪声聋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职业医学,2017,44(6):737-739,744. 
[13]周珊宇,温贤忠,陈嘉斌,等. 广东省重点职业病监测 情况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J]. 中国公共卫生,2019,35 (5):549-553. 
[14]陈婉霞,黄燕玲,谢迎庆,等. 2007—2016年佛山市噪声 危害调查与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2):132-133,137. 
[15]TURCOT A,GIRARD SA,COURTEAU M,et al.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and combined noise and vibration exposure[J]. Occup Med(Lond),2015,65(3):238-244. 
[16]MURPHY W J,EICHWALD J,MEINKE D K,et al. CDC grand rounds :promoting hearing health across the lifespan[J].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8,67(8):243-246. 
[17]陈慧峰,闫雪华,陈妍珊,等. 广东省某海洋石油工程装 备制造项目粉尘危害风险级别的3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J]. 职业与健康,2019,35(9):1171-1175. 
[18]吴宾,汉锋,张思雨,等.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 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6,29(4):311-312. 
[19]王爱红,冷朋波,李晓海,等. 两种风险评估法在某黑色 金属铸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环境与职 业医学,2017,34(10):909-913. 
[20]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 Metals. Good practice guidance on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R]. Londo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 Metals,2009 :1-55. 
[21]李旭东,丁俊,刘明,等.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 估涂料生产企业有机溶剂风险的应用比较[J]. 预防医学, 2018,30(8):794-798. 
[22]梁志明,符发雄,黎丽春,等. 多种风险评估方法在铝尘 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职业 医学,2018,45(6):766-769. 
[23]张键,张雪艳,邵华. 三种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海洋石油 平台职业噪声危害评价中的比较[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7,30(3):163-167.

作者/梁志明1 ,曾庆民1 ,邓永愈1 ,李丽泉1 ,余建文1 ,梁晓燕2 ,苏世标3 
1.佛山市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
2.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
3.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1992-2018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高盛科技园北区C座7楼 联系电话:0769-22281951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99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