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津港保税区安监局在执法中对两起职业卫生违法事件进行了处理,都是与噪声危害相关的违法事件,事件非常典型,是普遍性的问题!
小编把事件摘出来
跟大家分析分析
以期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案例 一
(一)某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处罚9万元。
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且部分噪声测量结果已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未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该公司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该企业的两项违法违规行为合并作出: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例 二
(二)某某木业有限公司处罚15万元。
在对该企业的现场检查中发现:该企业一名员工作业的操作岗位为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但该名员工存在噪声作业职业禁忌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1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小编
案例分析
第一个案例,企业未对噪声超标岗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第二个案例,企业未对职业禁忌证人员进行处理。
这两个案例暴露出部分企业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检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及后续处理等方面重视不足,尤其是对生产性噪声危害认识不足,忽视、漠视噪声对劳动者健康对影响,对噪声岗位的检测、防护、管理、体检、告知等知识不甚了解,最终导致处罚。
支招
小编
那么,针对生产性噪声等危害,企业应当做好哪些防护和管理事项呢?
认识生产性噪声及其危害;
针对噪声源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尽量保证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低于85dB(A);
针对噪声作业岗位做好组织管理措施;
开展听力保护培训,做好噪声危害告知;
为噪声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开展定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对上述措施开展效果评估。
希望还存在此类问题的企业积极改正,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好工作场所的控制和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END-
下一条: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