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的“常见行业的职业危害防控要点“”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别急,接下来小编带你们继续学习~
7-涂装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01
涂装工艺
分为前表面预处理与涂装工艺。前表面预处理工艺包括除锈、除油和磷化等工序;常见的涂装工艺主要有刷漆、喷漆、浸漆和淋漆,而现代机械化的生产工艺多采用电泳法,静电喷涂法和高压无气喷涂法等。
除锈岗位防护
除锈工序产生的粉尘、酸雾和噪声
防护要求:
①机械除锈工位必须安装除尘装置,以有效地降低工作场所粉尘的浓度等;
②在除锈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手套和耳塞等;
③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④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除油岗位防护
除油工序产生的碱雾、高温和噪声
磷化岗位防护
锰、高温和噪声
涂装岗位防护
涂装工序产生的苯等有机溶剂、电磁辐射、噪声和高温。
防护要求:
①用人单位应对生产原辅材料实行化学品登记和索证制度,使用不含苯的涂料和稀释剂是控制涂装作业空气中苯浓度关键;
②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涂装工艺的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水平,尽最避免工人直接接触;
③加强涂装车间的机械通风,在产生有毒气体的作业岗位安装局部排风装置;
④涂装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毒手套和耳塞等;
⑤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⑥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8-建筑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
①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
②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低温作业、水下(高压)作业等产生的危害
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
①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
②配备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③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④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必须保证选型正确,维护得当。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建立发放台账。
⑤制定合理劳动制度,加强施工中职业卫生管理和教育培训。
⑥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识、紧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9-汽修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汽修行业的喷漆工序产生的苯等有机溶剂危害;电焊工序产生的电焊烟尘和紫外辐射;打磨工序产生的粉尘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易引起职业健康损害,其中喷漆岗位更是职业病防护的关键点。
喷漆岗位防护
喷漆工序产生的苯等有机溶剂危害
防护要求:
①喷漆岗位应设置独立的喷漆房,避免危害其他岗位的员工;
②喷漆房应设置局部排气罩,收集的有害气体应经活性炭吸附后排放;
③尽量选用不含苯的涂料和稀释剂,用水性漆(不需用有毒有害溶剂稀释)取代溶剂型油漆;
④喷漆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工具及残余材料,并封闭漆桶,溶剂桶上要加盖;
⑤避免用有毒溶剂(例如苯类溶剂)洗手,不要在施工现场进食,饭前或下班后要用肥皂洗手、洗脸,并换下工作服。
⑥喷漆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避免油漆直接经皮肤与呼吸道进入体内;
⑦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⑧作业人员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1次。
电焊岗位防护
电焊工序产生的电焊烟尘和紫外辐射
防护要求:
①电焊岗位要相对独立,避免危害其他岗位员工;
②电焊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的粉尘经除尘后再行排放;
③电焊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电焊手套、防护服、绝缘鞋;
④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电焊烟尘、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⑤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打磨岗位防护
打磨工序产生的粉尘和噪声
防护要求:
①打磨岗位要相对独立,避免危害其他岗位员工;
②打磨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粉尘经除尘后排放;
③打磨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
④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⑤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10-家具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01
喷漆岗位防护
喷漆工序产生的苯等有机溶剂危害
防护要求:
①喷漆岗位应设置独立的喷漆房,避免危害其他岗位的员工;
②喷漆房应设置局部排气罩,收集的有害气体应经活性炭吸附后排放;
③尽量选用不含苯的涂料和稀释剂,用水性漆(不需用有毒有害溶剂稀释)取代溶剂型油漆;
④喷漆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工具及残余材料,并封闭漆桶,溶剂桶上要加盖;
⑤避免用有毒溶剂(例如苯类溶剂)洗手,不要在施工现场进食,饭前或下班后要用肥皂洗手、洗脸,并换下工作服;
⑥在喷漆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
⑦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⑧作业人员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1次。
02
砂磨岗位防护
砂磨工序产生的砂轮粉尘和噪声
防护要求:
①砂磨岗位要相对独立,避免危害其他岗位员工;
②砂磨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粉尘经除尘后排放;
③砂磨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例如防尘口罩、耳塞;
④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⑤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11-石材加工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01
石材加工工艺
石材加工行业的石材切割、打眼与磨边工序产生的粉尘、噪声和振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易引起职业健康损害,是石材加工行业职业病防护的关键点。
①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防止或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
②石材切割、打眼与磨边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的粉尘经除尘后再行排放;
③切割、打眼与磨边岗位应采取湿式作业,如凿岩打眼要带水作业,禁止干打;磨边应采用水磨;
④尽量选用噪声小的石材研磨和加工机械设备,改革石材加工工艺与工作方式,减少噪声与振动的产生;
⑤切割、打眼与磨边的过程中,工人要佩戴防尘口罩、防尘手套和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⑥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12-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磨削岗位防护
磨削工序产生的矿物性粉尘、噪声
防护要求:
①磨削岗位要相对独立,避免危害其他岗位员工;
②磨削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粉尘经除尘后排放;
③磨削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
④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⑤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电火花/紫外加工岗位防护
电火花加工产生的金属烟尘、紫外辐射;激光加工产生的激光辐射、金属烟尘和高温
防护要求:
①电火花/紫外加工岗位要相对独立,避免危害其他岗位员工;
②电火花/紫外加工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的金属烟尘经除尘后再行排放;
③加工过程中工人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
④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金属烟尘、激光、紫外辐射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⑤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13-珠宝加工行业职业病防治要点
01
切割、打磨和抛光岗位防护
切割、打磨、抛光工序产生的粉尘、噪声
防护要求:
①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防止或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
②切割、打磨和抛光岗位应设置活动式排气罩,收集的粉尘经除尘后再行排放;
③切割、打磨和抛光岗位应采取湿式作业;
④切割、打磨和抛光的过程中,工人要佩戴防尘口罩、防尘手套和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⑤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⑥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02
清洗岗位防护
清洗(超声波清洗、人工清洗或去污)工序产生的三氯乙烯、正已烷、甲苯、丙酮
防护要求:
①清洗岗位尽量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三氯乙烯、正己烷等,同时,提高清洗工艺的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水平;
②超声波清洗岗位应设置独立的清洗房,人工清洗或去污岗位应独立设置,避免危害其他岗位的员工;
③清洗房应加强全面通风,清洗岗位应增设局部排气罩;
④清洗过程中作业人员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毒手套和防护服等;
⑤作业场所每年应进行三氯乙烯、正己烷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⑥作业人员需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END-
来源 | 职防技术专委会
下一条: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