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汇认证恭祝您新春快乐,鼠年大吉!
来源:本站时间:2020/1/25 20:01:53

timg (1).jpg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一般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贴春联、放鞭炮、办年货,逛庙会,每个春节民俗都有着独特的传统年味儿,在这新旧交替之际阖家团圆之时,让我们一起体味中国年俗里那些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


贴春联


timg.jpg

春联,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其中写成对联的又叫春联。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但不是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放爆竹


u=4261642262,529252921&fm=26&gp=0.jpg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 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逛庙会


timg (2).jpg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办年货


timg (3).jpg

年货是过年前买一些好的物品,而采购过程则称为办年货,例如贵价的鲍参翅肚用来煮一顿好的饭菜,来慰劳一下辛苦工作了一年的日子,庆祝新年的来临。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亲戚朋友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另外办的年货就是拜年时送的礼物,城市地区流行送巧克力、曲奇饼等,这是因为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习俗是要带一些礼物。


换桃符


u=721069149,1484172672&fm=173&app=49&f=JPEG.jpg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是新岁人生起航的驿站。我们把幸福写在脸上,把祝福挂在嘴上,在祝福他人的同时,也得到了祝福。

街街巷巷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笑声爽朗,处处奏响春的乐章,华南低碳产业发展研究院祝您春节愉快,阖家欢乐!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