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介绍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生产线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危害防治要点。
一、防尘、防毒措施
1.总平面布置上应使生产设置区内外道路保持畅通,以利消防及安全疏散。
2.工艺单元、罐区尽量采用露天布置。
3.含溶剂物料应在密闭状态下输送,避免溶剂挥发。
4.洗涤过滤工序的滤饼,应在密闭状态下通过螺旋送料机送到汽提机中。
5.对工作场所的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进行设计:
(1)撕棉、精制棉暂存间外墙上应设置轴流风机进行全室通风。
(2)配碱工房厂房内应设置管道风机进行全面通风。
(3)配酸工房在下料口处设置局部排风罩,通过斜流风机经风管将有害物排至室外。
(4)配料、捏合、洗涤、汽提、烘干工房内设置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进行全面通风;精制棉送风系统的排放气经过高效除尘器处理。
二、防噪、防振动措施
1.设备选型时,考虑选用低噪声产品。
2.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均进行消声、隔声、减振处理。
3.压缩机、冷冻机、制氮机等宜设在单独工房内,并安装减振基础。
工作场所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生产装置多露天布置,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为防止烫伤,对高温设备和管线采取防烫或保温绝热措施。
三、应急救援
中和工房盐酸储罐事故状态下可能泄漏盐酸蒸汽或烟雾,氯乙酸易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造成急性中毒。
反应工序、汽提工序、干燥工序、酒精回收工序等存在高温蒸汽,操作人员巡视、取样、检修等过程中易受到高温及烫伤危害。应采取的急性防护措施包括:
1.在有可能泄漏有毒、有害物料的区域设置事故洗眼淋浴器。
2.在使用盐酸的室内工作场所设置氯化氢检测报警装置及事故通风设施,并注意日常维护及校准。
3.为接触氢氧化钠、盐酸等工房配置事故柜、急救箱、防毒面具、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等,并通过日常演练加以完善。
4.加强现场通风设施、冲淋设备、个人应急救援设施、急救箱等的管理,并注意落实现场操作人员及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确保事故状态下应急救援的有效实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要点
CMC生产过程撕棉工序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为棉尘病,配酸、中和工序及反应器进料、包装等工序可能产生盐酸、氢氧化钠、氯乙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盐酸、氢氧化钠、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为化学性皮肤灼伤、接触性皮炎,中毒等。因此,应重点加强上述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措施包括:1.对盐酸罐区、配酸、中和间等可能产生盐酸的工作场所设置全面通风系统;2.有机溶剂应在密闭管道内进行输送,避免溶剂挥发;3.加强通风、除尘设施及设备和管道的日常维护和检修,避免物料的跑、冒、滴、漏。
来源|职业病
上一条:实验室常见菌株保存方式比较
下一条: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七大影响